服务电话:

13627192999

工程范围
联系我们

电话:13627192999

邮箱:365826586@qq.com

地址: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襄沙大道

您当前位置:首页>>工程范围>>道路工程
路面工程
发布时间:2023-06-13 浏览:[81]次


路面工程主要包括路面面层、基层和底基层、功能层、路肩、路缘石、路面排水设施,施工前要做好技术、材料、路基核验等准备工作,下面是具体介绍,有需要的可以了解下。


一、路面工程包括哪些内容


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对路面各结构层的影响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弱,因此对路面材料的强度、抗变形能力和稳定的要求也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为了适应这一特点,路面结构通常分层铺筑,按照使用要求、受力状况、土基条件和自然因素影响程度的不同分成若干层次。通常按照各个层位功能的不同,路面结构一般由面层、基层(底基层)组成,必要时设置功能层。路面工程包括路面面层、基层和底基层、功能层、路肩、路缘石、路面排水设施。


1、面层


面层是直接与行车和大气接触的表面层,承受较大的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还受降水侵蚀和气温变化的影响。因此,同其他层次相比,面层应具备较高的结构强度、抗变形能力、较好的水稳定性和高低温稳定性,而且应当耐磨、不透水,其表面层应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和平整度。


面层所用材料主要有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混合料等。沥青面层根据需要,可分两层、三层或更多层次来铺筑。


2、基层和底基层


基层是设置在面层之下,并与面层一起将车轮荷载的反复作用传到底基层和土基,是起承重作用的层次。底基层是设置在基层之下,承受由面层和基层传递的车辆荷载,并将荷载分布到垫层或土基上。基层和底基底包括无机结合料稳定类、粒料类、沥青结合料类、水泥混凝土类等类型。


3、功能层


(1)防冻层


季节性冻土地区路面厚度不满足防冻要求时,应增设防冻层。防冻层宜采用粗砂、砂砾、碎石等粒料类材料。


(2)粒料路基改善层


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的路段,有裂隙水、泉眼等水文条件的岩石挖方路段,基层和底基层为非粒料类材料时,可在基层或底基层与路床间设置粒料层。路基湿度状态为中湿或潮湿时,宜采用粒料类底基层或者设置粒料路基改善层。粒料层应与路基边缘或与边沟下渗沟相连接,厚度不宜小于150mm。该功能层可改善土基的温度、湿度状况,以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受土基水温变化的影响,同时将基层传下的车辆荷载应力加以扩散,以减小土基产生的应力和变形。粒料排水层可起到排水作用,一方面避免潮湿路基或裂隙水、地下毛细水等影响路面湿度状态;另一方面可及时排除路面内部水,避免下渗影响路基。


(3)封层


路面结构中用于阻止水下渗的功能层称为封层。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或冷再生类材料结构层与沥青结合料类结构层之间宜设置封层,封层可采用单层沥青表面处治或稀浆封层等。当设置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时,可不再设置封层。


(4)黏层


为加强路面各结构层之间的黏结,提高路面结构的整体性,避免产生层间滑移,沥青层之间、新旧沥青层之间、沥青层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等应设置黏层。


(5)透层


粒料类基层和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顶面宜设置透层,透层应具有良好的渗透性。


4、中央分隔带


为保障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高速行车安全,在双向车道中间设置中央分隔带,其宽度根据设计速度确定,设计速度为120km/ h 时宽度一般为3m,其余一般为2m。中央分隔带下部需要设置排水设施及通信管道,外露部分需要绿化和设置防眩、防撞设施。中央分隔带开口一般2km 设置一处,开口长度一般为50m。


5、路肩


路肩铺面结构应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路肩结构组合和材料选用应与行车道路面相协调,不应影响路面结构中水的排出。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以及承受极重、特重和重交通荷载等级公路及冻土地区,硬路肩基层、底基层材料和厚度应与行车道路面相同。


土路肩是为行车安全而设置的,位于硬路肩边缘至路肩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结构部分。一般情况下用黏土填筑,安全设施的波形护栏立柱打入或埋置在土路肩范围内,路表排水的路肩沟也设置在土路肩范围内。


6、 路面排水设施


当前,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为使渗入路面的表面水降至最小限度,并且迅速地排除进入路面结构内的水分,所采用的路面排水设施主要有以下4 种形式。


(1)路面表面排水:漫流排水方式、集中排水方式。包括路肩沟、超高路段排水中沟、集水井、横向排水管等。


(2)中央分隔带排水:包括渗沟、渗水管、集水井、横向排水管等。


(3)路面结构内部排水:包括排水性基层、排水性土工织物中间层、开级配透水性沥青混凝土表层、路肩边缘排水等。


(4)桥面铺装体系排水。


7、路缘石


路缘石设置在中央分隔带、两侧分隔带及路侧带两侧,缘石可以分为立缘石和平缘石。按照材质路缘石分为水泥混凝土路缘石、天然石材路缘石。


二、路面工程施工准备


1、 技术准备


(1)在开工前,应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核,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提请设计单位解决,并做好设计技术交底。


(2)完成试验室临时资质申报。


(3)承包人接桩后,应按合同文件的要求完成导线、水准点的复测和加密测量工作,并保护好各桩点,直到工程竣工。


(4)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承包人应在签订合同协议书后 28 天内完成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其内容应包括:编制依据、工程概况、场地布置及临时工程的准备情况、主要施工人员、设备、机构设置、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材料及机械设备的进场供应计划、资金使用计划、单位、分部及分项工程划分、工区划分、主要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的各项保证体系和措施。


(5)单位、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承包人应在工程开工前,根据《公路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JTGF80/1—2017)编制本项目《单位、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表》,并书面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以此作为工程内业资料编制的依据之一。


(6)总体开工报告。承包人应在开工前将《总体开工报告》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其内容应包括:施工机构、质检体系、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劳动力安排,材料、机械及检测仪器设备进场情况,水电供应,临时设施的修建,施工方案准备情况等。


(7)分部或分项工程开工报告。承包人应在分部或分项工程开工前 14 天,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开工报告,其内容应包括:施工地段与工程名称、现场负责人名单、施工组织和劳动力安排、材料供应及机械进场等情况、材料试验及质量检查手段、水电供应、临时工程的修建、施工方案进度计划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2、材料准备


路面施工前,应提前做好沥青、抗剥落剂、矿粉、水泥、砂石料、钢筋(材)等各项材料的招标定购工作,并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制订材料供应计划。所有材料采购均应严格按照材料验收和送检制度,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现场。


3、路基核验


(1)路面承包人进场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应督促路基承包人及时进行路基核验,并向路面承包人移交核验合格的路基,所移交连续路基的长度应不小于 4km。


(2)所移交的路基段落内路槽、边坡防护、桥涵(包括铺装层、伸缩缝预留槽、搭板、过渡板)、隧道(包括洞门墙、进出口路面、洞口搭板、过渡板、洞口转向车道)应全部完成。


(3)路基移交须在路基承包人自检合格、监理单位复核无误及质监部门抽检合格后进行,应由监理单位、路基和路面施工单位、业主四方参加,并签字确认。移交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按规范和设计要求处理到位。


(4)应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7)所规定的检查项目、方法、频率和设计要求对路基土建工程进行核验。对于主线渐变段、主线弯桥、互通区匝道等特殊路段的外形尺寸和高程,台背回填质量,路基路面排水系统的衔接,伸缩缝预埋钢筋及搭板、过渡板等应进行重点检查。


下一篇:道路排水工程 上一篇:路基工程
微信名片

服务热线

13627192999

邮箱:365826586@qq.com
地址: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襄沙大道